getImage2

 以前大家的印象會覺得美國是世界強國,當時應該無人不希望有天能到美國,最好是去留學,一腳踏上美國金碧輝煌的土地,不但有傳說中的自由女神像,天上還會飄落著彩紙,連空氣聞多了也會變聰明,尤其能再交幾個金髮碧眼的外國朋友,感覺就與上流社會沾上了邊,就算那外國朋友不過是一介草民。反正在那個時能出國留學,社經地位似乎就是比人高一階,如果還是去美國,光從嘴裡說出「在美國讀書」,根本就像在說:我是某個員外的少爺,然後我現在買了最新的手機掛在身上,酷吧。不然也不會有一堆富一代、或是老牌明星愛把小孩往外送,然後家裡再慢慢處裡移民,儼然就是二十世紀的上品不留台,下品無留學。

 在我自以為的觀念裡,我一直認為,是因為在地球正忙著進行兩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都剛好可以獨立置身事外,有波及頂多也就那一次擦邊球,躲過了兩次戰爭的損耗還多虧大量的移民養精蓄銳,因而後來能成為世界強國;另一方面內心又存著矛盾,怎麼這樣一個國民普遍過胖,浪費食物與水資源、沒有長幼倫理觀念、沒有儲蓄概念、可有可無的環保、一天到晚吃牛肉的國家可以成為世界強國,無論哪一個條件對比下,中華或亞洲文化的各個傳統習慣才應該符合成為世界強國的天道邏輯啊,但是沒有辦法,人家現實各方面就是比你強,這就是典型的嘴巴上不服氣,身體還是嚮往美國,所以才會來看這本。

 雖然世界局勢早已時過境遷,今日已有很多國家應該都不認為美國還是世界霸主,相信就連美國自己本身都承認已從這強國的舞台上緩緩下落,可是小時那份憧憬依然微微地洗腦心中,美國人是高尚的種族,永遠只能遠觀,會講流利英文很厲害,好想像YA片裡的角色一樣讀書嬉鬧等等,我知道現實的美國絕非如此,故特別感謝此書,讓我退去根深蒂固的濾鏡,不用花機票錢便能窺看美國的真實樣貌,加上作者不偏頗的且幽默的筆觸,以為會一面倒的幹譙或稱讚美國,實際讀到最後反倒有些反思與感人,與我的美國爸爸更接近了。

我是透由這部影片才得知這本書。

 例如美國人的「算數」,這裡講得不是數學喔,單純生活中會用到的基本算術而已,比如買一盒杯子蛋糕去結帳,收銀員也需要看著盒子數著一、二、三...,作者快速回答一邊 4 一邊 3 =12,收銀員還會驚訝說你怎麼這麼快就數完了,所以更不用提台灣或亞洲的那種買飲料買咖啡的華麗要求了,無論「中冰奶半糖少冰」,還是「兩杯中拿鐵,其中一杯多加一份濃縮」,美國人都無法讀取,必須一次傳送一個訊息才行,但即使最後客人收到的不一樣也沒關係,因為在地心胸如國土般寬大美國人也都是「shrug it off」就算了,果然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啊。

 當然我知道你馬上就能舉一反三,有這樣不拘小節的國情,便會不重細節的客服,不但無法多工作業,更無法鞠躬盡瘁,作者提到電話客服更是讓人備感痛苦,需要以跑馬拉松的心情來準備。而美式服務需要耐心,醫療體系也需要耐心與高薪,即使是小病、即使是近視,迎來的都是場奇幻旅程;還有美國晚上不去公園、該住宅區的維護與治安費用只由該區的稅金提供,於是貧窮區就會惡性循環,好區就會越好,所以貧富差距大,就會導致治安不好;美國小孩很多話、午餐便當吃零食,再胖也要忍住萬萬不能說你胖、怎樣都是好棒棒的好棒棒文化、指不出地圖上韓國在哪等等。

 儘管如此,美國人感情細膩且獨立,給予絕對的自由與很大信任,從對待小孩就懂得照顧情緒,美國絕對是孩子的天堂,大人們彼此間的包容與尊重絕對完勝台灣,誠實也完勝台灣,也不會為了蓋條高鐵強徵土地,在美國民主與法治同樣值錢,美國的國家公園數量可是世上數一數二多的。在美國,有錢人的打扮真的就是樸實無華,甚至喜歡裝窮,因為自信就是他們最漂亮的裝飾;很會辦令我們羨慕的派對,聖誕節卻是沒有浮誇的、是真的具有宗教意義的聖誕節。

 更神奇的地方是,打擊不平等,在地球最貧窮的角落推行疫苗施打、疾病防治的是美國、改變全球資訊交流的臉書來自美國、最棒的動畫來自美國、串流影音來自美國、Google 來自美國,把咖啡裝進藍瓶子的也是美國,作者講得更棒:「當你聽到香蕉手機覺得蠢斃,聽到蘋果電腦卻覺得很酷」,帶給全世界超級英雄的更是美國。

1906-GDGB-Blue-Bottle-Coffee-Various-locations-Bohlin-Cywinski-Jackson-01美國發跡的藍瓶咖啡!

 特別是教育,書中提到了一個很棒的思考方向,為何美國沒有補習班,連美國網紅都說她們是到了台灣才知道世界上存在著補習班這種東西,甚至表示晚上八點返家途中還看到揹著書包的小學生,既然美國教育裡完全沒有贏在起跑點的觀念,為何頂尖人才卻都在美國冒出、何以美國不但可以是孩子的天堂又可以讓世界上最棒的學校都在美國、我們日夜都在補習,卻又想移民到一個從小就懂得享受玩的國家?

 而且台灣有哪一所大學或高中入學時會要求學生有長期從事一項運動的紀錄,台灣一直以來都太忽視運動在毅力與反應以及團隊合作、領導統御方面帶來的好處,然而這卻是美國升學必要的成績,這點似乎讓全美家庭都養成了定期一起運動的習慣。

 雖然很多方面我們都還遠遠落後於美國,尤其是一些觀念,另其他角度來比較,起碼台灣真是溫暖又超有效率超方便的寶島。還有經典的萬聖節、美國人結婚、小屁孩夏天賣檸檬水、感恩節像團圓飯、聖誕節是過農曆新年、升學、資本主義、充滿各種節日氣氛等,總之,是本很精采很精采的書,如果你也想摘下跟我相同的自設美國濾鏡,推薦本書,許多章節都會讓人不知不絕潛移默化、吸收吐納,笑口常開,

 最後,只有我覺得作者跟理科太太的氣質很像嗎,一樣都是理工科女生、都是從台灣移動到美國、都在美國落地生根、又都是高材生,都在不斷且勇於改變自己既有的觀念,然後都有小孩要帶,衷心祈禱可以看到她們兩人合體,在美國一起發射台灣女力。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每天努力一小時! 的頭像
    每天努力一小時!

    我也想明天不上班...

    每天努力一小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