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Image.jpg

你覺得自己算「正常」嗎?你覺得過了三十五歲不結婚也單身,還在打工,算正常嗎? 你害怕被別人發現自己是「怪咖」嗎?

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過生活同時並不影響任何人,這樣的人不能被社會接受嗎?

今天要來推薦的書是獲得了日本「第155屆芥川賞得獎」的作品,「便利店人間」,作者是村田沙耶香,

來自於影評人「佛洛阿德」於廣播上的推薦,看完之後便情不自禁地想推薦,同時彌補一下我是去圖書館借來看完的(所以最後到底有沒有買書啊?)

她的另一本「殺人生產」與這本一樣,也是富含哲學思維的偽小說

只要你身處在社會的價值觀之中,被所謂的「正常」定義,你離真實且完整的自己難免就會有段差距,

所以你要怎麼定義「正常」呢?

只因你特殊的思維導致的行為模式不足夠「社會化」,便被父母灌輸了其實自己是有病的結果,讓你開始擔心了自己是否「不正常」?所以「正常」=「社會化」=「合群」=「安穩的活下去?」

這種思考結果像極了現代多數人面臨到的問題,或許沒像小說中主角如此誇張,認為只要照著工作手冊生活就可以成為正常人,但很多人為了不在團體中被排擠一定都會遇到發現自己說錯話或做錯反應而導致不良後果的狀況,「到底該怎麼反應」、「這樣說是錯的?」、「這樣會被排擠,所以做這種事是不正常的?」的思維結果,因此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表達出其他人都可以接受的反應時最後就只剩下倚靠模仿別人來讓自己「正常」,即便那並非真實的自己,

因為被排擠,工作可能就會不保,沒有了工作就會沒有收入=餓死,所以其實是為了安穩的活下去只好不斷的隱藏真實的自己,如同女主角古倉惠子為了不讓自己被人發現是異類(歷經了一段為求自保而沉默自閉的學生時期,惠子也意識到自己是異類),不斷的偷偷拷貝其他同事的說話方式、品味,甚至購買的治裝商品都跟同事們雷同,頂多稍修改一下,目的都只是為了明哲保身,讓同事們覺得她「好相處」,漸漸地達成某種「社會化」的型塑。

久而久之真實的自己到底是怎樣的呢?這不禁讓我想起孔子說的:「君子不器」,人不該像器皿一樣讓自己限於一種用途,但換個角度思維,人本來就是一種集合體或是資料綜合體,靠著模仿各種觀念語言行為思考模式,最後輸出了一個「自己」,然而矛盾就是這是真實的自己嗎?心底有發出這樣的聲音嗎?還是只是符合社會的要求呢?

可笑的是,女主角這麼努力的維持她自以為的正常形象:觀察同事動作時的綠影影像,偷學每個人的講話方式等等,殊不知私底下她其實早已被定為怪咖,只因她的另一個身分,超過三十五歲還在便利店打工且未婚(似乎也沒交過男朋友),不過這種小小單純的生活狀態的渴求,原來早就把她小心翼翼維持的形象建立在一種崩潰邊緣的基礎上,那種被本來關係應該還不錯的同事們當作是「異物」的威脅感,會令所有曾經有過相同感覺的讀者同時感到驚恐和不安,加上從頭到尾細膩的描述,這是這本書厲害的地方,不合群的孤獨感,可見在這個時代要瀟灑地做自己真的好難,特別是在日本這種集體意識爆表的國家更可想見。

所以過了適婚年齡還是單身會被當作怪咖(尤其女性)?一輩子都沒交過男女朋友會被當作怪咖?工作性質永遠只是打工兼職會被當作怪咖?而且還一直是在便利店更是怪咖中的大咖?這在出入姊妹們甚至姊妹帶著自己另一半出現的場合裡,根本是見光死。

但諷刺的是,「第六任店長就是因為腰傷無法繼續工作,才辭職的。為了不像他那樣,我的身體必須為了便利店而永遠健康下去。」,女主角對於自己身體的打理:如經常修剪指甲﹑不染髮並保持整潔、定時就寢等與自我要求的態度及EQ卻全是來自於這份讓她倍受歧視的便利店兼職,不同於現在眾多的宅男女,沒有上一代父母的自律觀念,又不跟父母同住,到處可見大部分都很難可以把自己從裡到外打理好,然而這些白領的生活習慣卻不如故事中的惠子這樣規律地維持。此外,三餐也要打理,尤其女性以往是為了將來的婚姻而要求自我學習烹飪,而這樣被嫌棄的便利店卻剛好又是讓都市人不習慣學習烹飪的原因之一,連惠子都說在便利店買的食物叫做飼料而並非食物了。

20171101093714887.jpg

另外,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白羽,另一個與女主角被相同價值觀排擠的社會邊緣人,狀況與女主相同,可以說是另一面鏡子,但卻是不願接受社會這種世俗價值觀卻又一直不斷用這種價值觀去批判女主角、階級化各種人的白爛的男子,等到矛頭在指回自己時卻又啞口無言,然後沒事時就愛抱怨說一些蘊含冷知識的大道理,剩下的時間就在自憐自艾,當你再抬頭四周望望,不覺得正是很寫實的點出社會上你我周遭許多這類自我衝突性格的人嗎,寫實到我都會不禁懷疑,會不會作者默默觀察到了,是否就是這些自打嘴巴又憤世嫉俗的想法才會造成那些過了適婚年齡的男性又沒伴侶陪伴的原因。

後來隨著劇情進展,白羽還厚臉皮地不斷自誇多虧了他的存在女主角才得以在同儕同年齡的朋友之間回到「正常人」的身分,而周圍的人永遠都似模糊焦點,一個人的各種腳色定位遠比他實際做了什麼事情還要重要,相反地,如同白羽的弟妹講的,無用的廢物,連繁殖的權利都沒有,因為這樣的基因要傳續下去也是會被人嫌棄的,你看看你看看,無論貼近真實社會有多少,這些情節對這個社會這個時代是用盡全力的諷刺了。

總之,對於這類型的人,感覺台灣也越來越多了,這類年紀大卻不願結婚甚至單身,還甚至過著兼職生活的人來說,本書裡有許多近乎於名言的台詞想必會引起這類讀著深刻的共鳴,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生活的方式,而世界上最能解決所有事情的兩件事即是關我屁事與關你屁事。

然而在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就是這樣的長大的,無需跟其他人培養交流的能力,數不清的社交軟體讓人習慣以文字傳達訊息的時代,雖沒有喪失愛人與關心人的能力但已經是不知該如何自然地去聊天與關懷人,不懂得如何去開起話題,導致將來長大當然不知如何追女友與男友(?),以及正確無誤的表達自己的感覺。沒有出自於本身對事物的感想、感受,很少親切地與人長久相處判斷是非的能力,甚至習慣孤獨的經驗,悲哀地得靠一間便利店去驅動這些身為人的本能,最終成為了資本主義社會下的一個完美的零件,有自我感知的零件?不知道,最後再承受著周遭親人們打著自我開創的信仰實際上使用世俗眼光的評論強暴你的人生,每個人都會,每個人都被。小說便是用這些狀況來對社會(可能是全球的社會)帶著幽默感以及輕快的筆觸去做一個寫照。

真不愧是芥川賞得獎作品,推薦各位。

 

arrow
arrow

    每天努力一小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