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廣播裡聽到了「依存理論」,也就是從小時候對母親的依賴關係留下對感情的態度反應,導致之後成人社交行為的態度反應,包含對愛情關係的態度反應,甚至影響了身體的健康。

 近年有沒有很常聽到什麼「社交恐懼症」、「恐人症」,似乎大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有沒有遇過那種若即若離的伴侶?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老是喜歡自己一個人做事?

 最近又學到了一名詞叫「intimacy issue」是指對處裡親密關係有問題的類型的人,不習慣或不喜歡與另一半有親密關係,或是「commitment phobe」有承諾恐懼、無法作出承諾或是有意無意間就是不想承認對方是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

 現在看來,似乎都像是迴避型(疏離型)依附的人格會幹的事,除此之外,有沒有遇過情人消失了一陣子之後出現,另外一半的反應是冷漠甚至冷戰,好像沒啥事發生的樣子的情況,甚至一不小心說分手就真的分手的情況,原來這些都是迴避型依附的人會搞得花招。老讓另一半搞不清狀況,真正的答案就是,他們自己內心其實對每段關係都怕得要死,他們不相信任何人,簡單說是對自己正面,對這世界充滿悲觀。

 「依存理論」是心理學研究上很久以前就提出的一個理論,是心理學家們針對母親離開自己的小孩一段時間後又回來,小孩的反應所進行的一連串實驗,並追蹤各類型對未來人生的影響作出歸納和統計,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了解這個實驗。後來再經過之後其他的心理學家統整並追蹤,進而得出對人生的影響,稍微了解之後覺得非常有趣。簡單來說,「依存理論」就字面上的意思是一種依賴關係而確立的存在感,也就是這份感情的安全感,主要分為「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迴避型依附」,至於有的理論會有第四種稱作「焦慮混亂型依附」或是「恐懼型依附」;其中只有第一個是「安全依附」,也就是對於感情充滿信任與態度穩定,而剩下三個都屬於「不安全依附」。這些都會在童年時期於發展中的大腦裡逐漸塑型,長大後定型。

依附關係

 但也不是說長大後就無法改變,是對於一旦關係發生了不安定感,自小培養出的反應會是如此,而大多數人普遍不會自我察覺。據說只要通過察覺與內心愛的補償以及自我練習後,童年養成的無意識習慣都能再轉變成「安全依附」,換句話說,即便小時候父母帶給你的是「安全依附」的心理素質,長大後也有可能因為社會的壓力與挫折轉變為「不安全依附」。

 至於焦慮型我想或許算是情勒大師了,顧名思義是另一半不小心消失了一陣子便會變得焦慮、可能會使出奪命連環 call、情緒勒索,並且在對方回來之後跟對方鬧脾氣、甚至責罵對方、明明想愛對方卻又不開心對方讓他擔心,想要先教訓一下對方的類型,平常表現卻又黏TT,一旦感覺快要分手時就給你一哭二鬧三上吊。前陣子國外很流行一個名詞叫「toxic relationship」,不知道是否就是焦慮型遇上焦慮型的人時會發生的關係,談戀愛像是在玩心理戰一樣,隨時在想用怎樣的花招可以讓對方更愛自己。

 最後恐懼型/焦慮混淆型則為這兩者的混合了,只是不知哪個佔比較多哪個比較少了,這類的人通常都會有不小的社交困難症,雖說知心朋友不用多,但我擔心這類人可能連一個也沒有。此外,焦慮型的最容易跟迴避型的湊在一起,一個是你越追,我越想跑,一個則是從小已經無意識的習慣以為這種焦慮感所代表的就是愛的感覺,結果得到一個永不得安寧。總之,察覺到不合又強求不來的話,就趕快分手吧,別浪費生命了!

2

 以上這些反應態度不是只發生在愛情之間,包括朋友、年邁的家人、甚至自己的寵物,相信只要仔細觀察,往往都是差不多的模式,我就親眼見過對自己養的寵物也會反應焦慮依附的情況。且據統計,擁有「不安全依存」的人,預測其未來高中會輟學的比例準確率高達 77%;與父母關係不好的人,中年後有九成被診斷出有健康問題,包括冠狀動脈、高血壓及酗酒問題,至於那些社交上的問題就甭提了。

 讀到最後又不禁想起之前寫得 讓理性思考成為一種循環。小孩子的大腦都是先發展情緒腦之後才會往上發展理性腦,我們的大腦也是這樣生長的,所以當一個人在情緒腦時期所經歷的外在環境壓力或家庭關係改變便會塑造了此人將來是屬於依附理論中的哪一型,好像長骨骼長身體一樣,身體定型後要改就要找整形醫生了,矮子就要打斷腿骨顛倒勇了,那心理呢?我們習慣都只注意到一個人、一個小孩的外表長得好不好,卻鮮少了解他內心長得好不好。無論如何,相信這篇感想,對於在關係中那些想要揠苗助長的人應該有一些視野的開拓吧,畢竟退一萬步來想,無論如何,其實也是要為了自己的健康和寶貴時間著想啊~

 

arrow
arrow

    每天努力一小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