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很多事都會有所謂的自以為,自以為事情應該會變得自己所想的那樣,對還不知道的事情或結果反應一種自以為的假設想說:「應該就是這樣吧。」然後在自己騙自己的情況下做出了錯誤的決定,跟著,接下來的行動就在自以為是的情況下出現了一連串的落差,不但產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還出現了更嚴重的問題,不只是自欺欺人,更像活在自己世界裡卻莫名奇妙給別人惹了麻煩,或造成了不必要的誤會,事後想想,任誰都會覺得這是種可笑卻很欠打的行為。

 

不知道是不是自言自語久了,都只跟自己溝通,就會有這種毛病,佛語稱作「自作意」即為自己作出根本不同現實結果的想法。

 

最常見的譬如說:與同學聚會,想說有某些人常常遲到,不想浪費時間,那這次我也晚點到,結果沒想到這次竟然大家都準時,最後竟然是全部都在等你一個。

 

老闆在外開會,交代你去幫他辦事,約好事情辦完後在哪碰面,結果交代的任務提早辦完了,便開始想老闆開會哪那麼快結束,於是跑去摸魚跑去處理個人私事,沒想到老闆的會議也提早結束,最後不但讓老闆等你等很久,同時還背上一個上班時間處理個人私事的罪名,留下不好印象,賠了夫人又折兵。

 

自己的東西喜愛亂擺,加上可能工作場所出入份子複雜,某天突然心愛的物品莫名奇妙消失,便開始懷疑是別人偷的;由於發生過同樣事件,於是東西壞掉了,便開始懷疑是公司裡長得最鬼祟那個、或懷疑是其他部門感情不睦的人弄壞的,最後才發現原來東西不見根本是自己忘記擺哪、原來心愛的東西壞掉竟是自己最要好的同事弄壞的,而且他還不敢跟你說。

 

諸如此類,也有小到與鄰居打招呼鄰居不理人,便開始怪罪對方沒禮貌,或是懷疑是否還在為上次哪件事情不爽,逐漸心生疙瘩,導致關係莫名生變,結果事實上只是對方當時在煩惱其他小事,壓根沒注意到你打招呼罷了;大到路上開車騎車,機車想說汽車會讓,汽車想說機車應該自己知道危險會閃,於是兩者互相心裡說服自己,他一定會讓我,他一定不敢撞,最終好死不死,「碰」的一聲,可怕的意外就這樣「都想著對方一定會」之下發生了。

 

諸如自類的事情比比皆是,不勝枚舉,相信各位客觀鐵定再熟悉不過了。

 

雖說鑑往知來是人類的憑藉,可惜有時又會變成判斷的阻礙,最後甚至變成帶有個人情緒的“成見”。

 

其實我是個很怕殺生的人,在某次騎腳踏車時,忽有一隻白蛾飛過我前輪底下,當時正處於上坡,若刻意閃躲,勢必會有些不好駕駛失去平衡或向後退的情況,身體無法自然地去閃避牠,加上自我安慰的心態想說:「這隻白蛾應該會閃過吧、應該不會壓到牠吧、哎呀不會壓到牠的啦。」,於是腳踏車踏板就用力的給他踩下去後,上一秒還在飛舞的白蛾,下一刻就成了前輪下白色稠狀屍體。

 

見微知著,若此事擴大為對人、公司、對上司交代的事、對女友或朋友同事、或甚至今天騎的不是腳踏車是開車,經過前輪的不是白蛾而是體型可能比較嬌小的某位路人呢?

 

有時自以為的假設很像是一種自我安慰的騙局,希望結果能偏向一點自己想要發生的那種結局。

 

「他應該不會知道吧?」、「她應該會了解吧?他應該要體會吧?」、「他應該不會生氣吧?」、「她應該不會騙我吧?」、「他應該還是愛我的吧?」、「老闆應該不會那麼快回來吧?」、「老婆應該不會發現吧?」、「再一下應該不會遲到吧?」、「應該可以考得過吧?」、「股市應該不會跌吧?」、「工程應該不會出包吧?」、「應該不會撞到吧?」、「應該不會被警察抓到吧?」、「這應該沒問題吧?」、「這樣應該可以吧?」

 

這世上沒有所謂的應該,只有一翻兩瞪眼的是或不是。不知道的事就是不知道,知道的事還是裝作不知道?

 

或許這世上沒有什麼所謂的莫非定律,是人們習慣用自己有利的情況去設想,卻不願擦亮眼睛認真面對真正的情形,事後才發現後果竟跟自己預設的立場顛倒,是我們不願去正視事情的負面,不願看到自己不喜歡的那個,並懶得去養成評估各種情況的習慣罷了。

 

但奇妙的就是,有時又要胡思亂想亂假設,而且又是假設到負面的事情上,然後不斷負面思考又不自覺,最後越來越複雜,明明只是赴約的人晚到了,卻開始自以為他/她該不會在路上發生車禍了?被放鴿子了?他長久以來要報復你的計畫終於實現了?她終於跟別人跑了?連這裡的店員都是假的???

 

如果能自以為到這種地步的話,我想結論應該是要去看醫生了,或是暫時別思考好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自以為 要不得 遲到
    全站熱搜

    每天努力一小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